[摘要]下周一(1月18日)是万科A初定的资产重组停牌到期之日,无论重组计划继续或放弃,万科都需给出进一步披露。

连跌四个交易日后,万科1月12日终于迎来翻红收涨,但自1月6日复牌后仍累计下降20.96%。下周一(1月18日)是万科A初定的资产重组停牌到期之日,无论重组计划继续或放弃,万科都需给出进一步披露。“宝万之争”暗潮汹涌,近日万科H股和整个A股的暴跌让局势更加复杂,万科如何“周一见”颇受市场关注。
据消息人士透露,万科管理层要求“宝能系”减持,但双方尚未达成一致意见。
1月12日,万科企业(02202.HK)上升2.72%,股价报收18.10元,成交量缩减至3.81亿元。自1月6日万科H股率先复牌后,已连续四个交易日累计下降23%,扣除第五个交易日回涨,仍录得逾20%的跌幅,穿破部分投行给出的调降后的目标价。
重组谜底“周一见”
按照万科A(000002.SZ)此前公告的计划,将于2016年1月18日之前披露重大资产重组信息,这个日期日益临近,而万科H股和整个A股市场此间均遭遇暴跌,这令万科重组的前景更加变化莫测。
停牌初期,财新记者从消息人士处得知,万科A的重组计划停牌至少三个月。但停牌以来,场上局势又发生了诸多变化,“宝能系”高杠杆资金来源被外界逐步曝光,一行三会等金融监管部门频频会谈并展开调查,万科与安邦结盟,以及万科H股复牌后跟随A股大盘陷入暴跌,系列变故令“万科下周一将给市场怎样的答复”存在很大的悬疑。
若万科1月18日复牌,意味着万科将敲定或中断重组方案。根据万科在深交所的公开公告,万科拟发行新股及现金方式收购目标资产,截至2015年12月25日,万科就有关可能交易与一名潜在交易对手签署了一份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作意向书,同时也在与其他潜在对手方进行谈判和协商。
而在1月5日晚间的公告中,万科自述了导致重组不确定性的三重阻力。公告称,公司目前筹划的潜在重大资产重组较为复杂,不能确定重组事项是否会继续进行。若继续进行,或受条件限制,需获监管机构的批淮及股东的批淮。
若1月18日万科宣告重组失败从而复牌,按照相关规定,接下来的三个月内将不得再次停牌重组。
当然万科也很可能向深交所提出A股延迟复牌申请,继续筹划资产重组。按有关规定,出于保护商业机密,万科暂不必在这个时间节点向投资者披露重组细节,但必须对证监披露潜在的交易对象。
“有地产业务的企业用资产去和万科谈重组,但接受高价增发这类条件很难不要万科控制权。”一位分析人士对财新记者称。
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在早先接受财新记者专访时曾指出,理想的重组方式是引入央企,这家公司最好能和万科形成资产互补,而且在资产重组上拥有比较大的自主性。此外他还希望引入多家股东,并有效解决管理层激励等公司治理历史遗留问题。
香港粤海证券投资银行董事黄立冲认为,资产重组是万科管理层原来制定的对抗措施,现在局势已经发生改变,重组是否会进行还需继续观察。
“贸然复牌有风险。”一位券商人士认为,万科A复牌后股价短时间内跌20%完全有可能,前期获利盘抛压大,根本不用很多资金砸盘,“宝能系”可能在股价下行过程中面临资金风险。
上述人士认为,如果万科A股价下降过猛,“宝能系”很可能采取增持措施应对,不过现在市场无法确认“宝能系”是否还有增持能力。
另一名分析人士表示:“港股的表现对‘宝万之争’的局势影响很大,买万科股权的很大一部分是价值投资者,他们会将A股和H股进行对比。近期万科H股跟随大盘暴跌,可能说明‘宝能系’已无更多资金增持,或者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受到了监管限制。” 截至2015年9月底,万科H股占万科总股本的11.9%。
在一些市场人士看来,单纯从商战的角度看,让下降的股价来制约“宝能系”未尝不是好办法,但这会伤害万科作为上市公司的形象。
“目前来看,更理性的做法是管理层与大股东达成协议。‘宝能系’可以跟万科谈妥条件,退出一部分,毕竟‘宝能系’买万科股票已有可观的浮盈。”一位市场人士表示。
====================================================================================================
在线租房管理平台 旨在改变传统的租房管理模式,减少重复工作,提高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支持:
房东:电脑,手机便化捷管理;
租客:微信实时查租,接收电子房租单、楼房公告;
关注 “租房管理” 微信公众号,了解微信查租。